【解读巨匠】旗开得旌 “鲁班奖” 财散人聚成大业

2012-03-07

    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勇夺“鲁班奖”凭借的是胆识和机遇,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嘉兴建筑业巨匠更多靠得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以及聚沙成塔的人才效应。

    从偏处一隅、只有几百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到融合现代科技与中国建筑元素神韵的15层新办公大楼,十一五期间,“巨匠”的巨变不仅仅表现在公司“外表”的改头换面。

      2006年,从未承建过高层建筑的“巨匠”,拿下了巨石集团中国玻纤技术中心211工程的订单。面对这个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高达100米的巨大任务,巨石集团总裁张毓强半开玩笑地对吕耀能说:“巨匠已经拿过了‘钱江杯’,不如这次创个‘鲁班奖’。”吕耀能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创就创。”

    带着这种信心走进2007年,中国玻纤技术中心如愿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优质工程,“巨匠”这匹嘉兴建筑黑马也一举通过中国建设部建筑企业一级资质认证,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巨匠”年产值从2006年5.6亿元一举增加到2011年的43亿元。

    “巨匠”先后创出“鲁班奖”、“钱江杯”、“天府杯”、“南湖杯”、“凤鸣杯”等优质工程200余项以及各级文明标化工地300余项;实现了五个嘉兴建筑第一:第一个“鲁班奖”、第一个“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第一个“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第一个全国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第一个部级QC成果”。

    “巨匠”的业务也从单纯的建筑业扩大到建筑、房产、科技服务三大板块。市场也从本地拓展到了遍及浙江、江苏、安徽、广西、山东、湖南、河南、广东、四川等全国多个省份,建立了嘉兴、江苏、安徽三大区域公司及湖州、广西、湖南等多个分公司,初步实现了全国市场一定规模的业务布局,加快了市场发展定位的转型,并于2010年取得了境外工程施工资格的核准。

    尤为可贵的是,“企业发展,人才为本”。巨匠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吕耀总结“十一五”经验时,将成功归于人才、品牌和走出去三大战略的实施,其中人才战略稳居首位。

    早在企业改制时,“巨匠”就树立了“财散人聚”的经营思路,力求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十几年过去了,发展平台、待遇和情感一直是“巨匠”吸引英才的三大法宝。用“巨匠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干得好,位子、票子、房子一个都不会少”。

    与本地同类建筑企业相比,“巨匠”的员工待遇要高一大截。为了让外来人才能“落地生根”,“巨匠”自建住宅,以超低的优惠价格返利员工。

    几经努力,“巨匠”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仅2011年集团就引进了3名来自上海、杭州的高级管理人员,还首次引进了3名硕士。近几年,集团还引进高级工程师10名,项目经理30多名,各专业本科、大中专毕业生300多名。

    “这样做大大增加了集团的管理成本,却能发挥人的积极性,把企业发展的平台越做越大。”在吕耀能眼中,强大的人才队伍是“十一五”期间“巨匠”成长为嘉兴建筑业“巨人”的核心竞争力,而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转折点却是两个企业家之间的一句玩笑话。

    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上,“巨匠”又定下了新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突破建筑施工产值百亿元大关,集团总收入达到180亿元,翻开全新的发展篇章。

 

来源:嘉兴日报  撰文丁燕  汪莹   华文梅